日前,浙江三禾紡機公司所屬的紹興米蘭諾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的旋轉式高速電子多臂機研發(fā)項目被浙江省科技廳列入2006年省級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并獲得50萬元補貼。與該公司3年之中投入的上千萬元項目資金相比,50萬元雖然看似微乎其微,但是卻是對米蘭諾3年來潛心研發(fā)的一種肯定與支持。目前,多臂機產品已初步研制成功,并進入試產應用階段,未來將在國際高端紡機市場上與國外壟斷企業(yè)競爭。
大價錢引進技術意欲何為?
“就這些圖紙,我們花了65萬歐元從意大利買回,相當于人民幣650萬元!”項目具體實施負責人周經理從抽屜里拿出一疊薄薄的項目設計圖紙,不禁讓人感嘆先進技術的價值。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用于高檔紡機的下置式多臂機專利,國內市場尚處于空白狀態(tài)。米蘭諾一旦研發(fā)成功,就可以替代進口多臂機,從而大大加快國產化無梭織機升級換代的步伐,因此這一研發(fā)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我國紡織企業(yè)需要的高檔劍桿機和噴氣織機,因其關鍵部件——高速電子多臂開口裝置在國內處于空白,因此我國每年需要進口高速電子多臂機15000臺以上。由于研發(fā)難度極大,在國內,僅有少數(shù)企業(yè)能生產多臂機;即使在國外,高檔多臂機也僅有法國、意大利的兩家企業(yè)有開發(fā)生產能力。米蘭諾的研發(fā)思路是借用國外技術進行試制,合作伙伴意大利杰奧巴公司為米蘭諾設計的多臂機,是在當今國外各種電子多臂機的基礎上,吸收不同的長處加以優(yōu)化的最新設計。
3年攻關幾度“絕望”換來什么?
但是從“紙上談兵”到實戰(zhàn)仍有很大距離,從2004年起,三禾經歷了艱難而漫長的研發(fā)之路。為了攻克技術難關,該公司的周董事長想方設法請來了該行業(yè)的尖端專家,這位專家曾在意大利的全球第二大無梭織機企業(yè)研究所工作9年,并在蘇州某國外獨資企業(yè)有過5年總經理的任職經歷。與此同時,周董事長為該項目專門成立了一家新公司,聘請這位技術專家擔任總經理的職位,并且親自參股公司,改善了股本結構。
盡管如此,產品研發(fā)仍然遇到了很多挫折。“2005年年底,我們幾乎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回憶起那段時間,用“絕望”兩個字來形容當時的感覺。產品的設計要求很高:產品可“終身使用”,材質必須耐用到幾乎不必更換的水平,有的零件精度要達到零點幾絲。比如,為了找到產品所需的軸承鋼板,周董事長及其他項目研究人員幾乎跑遍了國內大型鋼鐵廠,才找到配套的專業(yè)廠家。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經過3年的潛心研發(fā),在克服一個個近乎“絕望”的困難后,多臂機終于初步研制成功。近段時間,公司將把樣品運到意大利進行檢測。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