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軋堆前處理一般是在坯布燒毛后直接浸軋堿氧工作液,由于坯布上含有天然雜質(zhì)及漿料,織物具有一定的拒水性,所以,織物在浸軋工作液時,滲透性和抱水性都很差,織物的實際帶液量亦較低。在冷軋堆前處理工藝中,織物的浸軋帶液量與軋染時不同,因為浸軋工作液后,在打卷和堆置過程中,有“排液”問題,也就是說,織物表層的工作液,在打卷和堆置過程中,會從布卷中擠出來。因此,織物的浸軋帶液量,是指織物上卷后在堆置過程中的實際帶液量(即織物內(nèi)部滲透和纖維抱和的液量),而不是織物浸軋工作液后,在上卷前的帶液量。例如:14.6tex×14.6tex,133×100純棉防羽絨布,浸軋工作液后,上卷前的帶液量可達60%一80%,而上卷后堆置過程中的實際帶液量只有40%左右,其余的工作液都被排掉了。因此,在冷軋堆前處理工藝中,織物實際帶液的多少,對練漂質(zhì)量才有現(xiàn)實意義。
為盡力提高織物實際帶液量,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設備。工作液軋槽不應采用普通浸軋槽,而要經(jīng)過改造的浸軋槽,即導輥為上四下三,直徑150—200mm,二根上導輥要配有加壓的壓力輥。軋車應采用大直徑軋輥。
②助劑。在冷軋堆前處理中,由于工作液中燒堿和雙氧水濃度較高,為此,務必選擇耐堿性、滲透性優(yōu)良的精練劑和滲透劑(一定要在冷軋堆工作液中測試,在水中測試的結(jié)果,無實際意義)。
③工藝。織物浸軋工作液時,車速不宜太快,以不超過30m/min為好。第一道軋車壓力要大,力求壓干,第二道軋車壓力可適當小些。A字架壓輥不宜過重,以免“排液”太多。上卷時帶液量,以布卷兩端稍有泡沫和工作液溢出為準。帶液太多,布卷容易滑脫。堆置時,布卷轉(zhuǎn)速以4—5r/min為宜。太快會因離心力將內(nèi)部工作液甩出。堆置時布卷環(huán)境溫度以40℃較為合適。溫度過高,布卷中的雙氧水分解過快,布層間會產(chǎn)生一定的氣壓,使排液加重,這樣既會影響練漂效果,又會產(chǎn)生卷內(nèi)外白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