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lián)合開展了“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yè)網站共同參與。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和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聯(lián)合積極舉薦紡織行業(yè)的大國工匠,最終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鄧建軍、上海汽車地毯總廠總經理龔杜弟、北京泰科斯曼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津育等三位“中國紡織大工匠”被選定為“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報道人物。
該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風氣。
鄧建軍
勤奮澆灌讓“黑牡丹”綻放在紡織重鎮(zhèn)
30年緊盯生產一線、參與技術改造項目500多個、攻克重大技術難題約30個,這一系列數(shù)字是鄧建軍幾十年工作成績最直觀的體現(xiàn)。鄧建軍是江蘇省常州市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職工董事。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走到行業(yè)技術的領跑者,鄧建軍在紡織機械設備的維護與制造這一領域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做工匠,做技術工人,沒有什么太好的法子,也沒有什么速成的辦法,就要靠踏踏實實的積累?!?/p>
扯到床頭的電話線
鄧建軍告訴記者,作為技術工人,特別是他們這些搞自動化研究的,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淀,輕輕松松一下子成功是不可能的,沒有三五年的積累輕易上不了手。
“就是熟能生巧吧。”
事實上,鄧建軍在學校里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yè),和紡織并沒有太大關系,剛入廠的他是名實實在在的“門外漢”。1988年,剛從江蘇常州輕工業(yè)學校畢業(yè)的鄧建軍成為了常州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電氣維修工。實習一年過后,鄧建軍被分做染色設備的維護與制造,這對于鄧建軍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學校里學的東西完全用不上,一切只能從頭開始。
“別看他現(xiàn)在挺能聊的,以前可內向得很,不怎么說話的?!焙谀档ぃ瘓F)股份有限公司設備科科長蔣春發(fā)跟鄧建軍一個班組工作了很多年,在他看來,鄧建軍也許不是最有天賦的工人,但他是最踏實肯干的。
“剛入廠那幾年,他每天空閑時間都去看書,然后參加了自考,考了大專,后來又考了本科,那時候有他那種毅力的人不多?!笔Y春發(fā)回憶道。鄧建軍的這種毅力在工作上很快體現(xiàn)了價值,他從一名半懂不懂的“門外漢”短時間內就成長為了車間設備維護的主力。
當時由鄧建軍所在組維護的染色設備,在整條流水線上是單臺機,無可替代,需要24小時運轉,這也就使得設備出故障的幾率更高。
“染色設備一出故障,整個流水線都得停下來,損失的不是一點點?!睘榱藴p少損失,鄧建軍等設備維護人員都是24小時待命。蔣春發(fā)告訴記者,有時候半夜一兩點,設備出故障,他們就得趕緊找人去把宿舍里的鄧建軍叫醒,但是這樣很不方便,后來為了加快設備故障后維修的進度,廠里從車間扯了一條電話線到鄧建軍的床頭,隨時叫醒他。
就是靠著這種踏實肯干的精神,鄧建軍贏得了廠里工人們的認可,他也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鉆勁,從進行設備的維護,再到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設備創(chuàng)新改造、制造,全方位保障了企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在設備更新時的平穩(wěn)過渡。
現(xiàn)在,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牛仔布料行銷國內外,供應Levi's 、GAP、AEO等知名品牌。
團隊的帶頭人 知識的分享者、傳遞者
這么多年來,每當有重大技術改造的時候,鄧建軍總會拉上自己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所有成員,分門別類的進行“頭腦風暴”。
“現(xiàn)在想靠一個人做成一個項目是不可能的。”鄧建軍告訴光明網記者,以前他們搞電氣自動化研究的時候,事實上只是從“點”出發(fā),研究很小的一個方面,而現(xiàn)在他們的團隊在進行一個項目的時候,要涉及到原材料、工藝、設備等整個流程的方方面面,要從整個工藝流程去做研究,只依靠一個人是不行的。
“你看我搞搞電氣還可以,但是項目中計算機方面的還得工作室內的其他人?!编嚱ㄜ姾苊靼住靶g業(yè)有專攻的道理”,他強調每個人要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但也認為每個人都要對所有的工藝都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本職工作。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每人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思想彼此交換一下,每人就會有兩種思想,甚至更多。”鄧建軍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運行方式正體現(xiàn)了蕭伯納這句經典名言的哲理:每次進行新的技術改造項目攻堅時,作為領辦人的他,會讓工作室的成員按照工藝的不同,分小組討論技術方案,最終匯到他那里:“工作室除了攻堅以及表率作用,它另一個重要意義就在于拋卻單打獨斗,匯聚每個人的長處,最終起到‘1+1>2’的效果?!?/p>
在日常的工作中,鄧建軍還注重讓不同領域的工作室成員相互交流?!熬褪亲尨蠹逸喠鳟斃蠋?,給其他人講課,所有人都要對其他領域也有所了解,才能在項目中更好的發(fā)揮作用?!编嚱ㄜ娊榻B,他一直在告訴工作室的成員,“藝多不壓身”,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鉆研工藝。
唯一讓鄧建軍擔心的是接班人的問題。在他看來,受到現(xiàn)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現(xiàn)在的年輕人愿意從事這樣的工作的太少,而從事這類工作的年輕人又有很多難以靜下心來。
“簡而言之就是,招的不愿意來,來的不愿意干?!编嚱ㄜ娍偨Y道。對于年輕人浮躁的問題,已經工作50年的潘建初最有發(fā)言權,他作為上世紀60年代清華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從事了一輩子的電路研究,退休幾年后來到了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鄧建軍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一員,除了自己搞研究,平時也指導一些年輕工人。在他看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太難帶,大部分不愿意實實在在的去學,以為抱著理論一切就可以了。潘建初感慨道,“這些設備實際操作起來和書本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啊。只要干上一兩個月,你就知道要從頭開始學了?!?/p>
“我們要給現(xiàn)在的年輕人塑造一種‘雙贏’的理念,你努力工作了,受益的不止是企業(yè),還有你自己,引導他們在我們這樣的企業(yè)扎根?!编嚱ㄜ娊忉尩?,“引導他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龔杜弟
愛啃“硬骨頭”的“汽車內飾探路者”
“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解決難題,吃飯、聊天的時候都在琢磨?!薄澳睦镉屑夹g難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說起一個人,大家總是滔滔不絕。
而這個人,便是被稱為“汽車內飾探路者”的龔杜弟。他帶領團隊為轎車紡織品內飾國產化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個國內第一、國際先進的自主研發(fā)技術,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家轎車內飾件產品的技術空白,是當之無愧的大國工匠。
龔杜弟用檢具測量剛批量的產品。(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供圖)
刻苦鉆研 精益求精
1985年,龔杜弟畢業(yè)后進廠工作。30多年來,他一直從事生產技術、產品開發(fā)、項目管理等工作,先后擔任車間管理員、公司總工程師和技術副總經理。憑借對技術工作的熱愛和精益求精的理念,他刻苦鉆研,潛心于工藝革新,先后獨立設計、親自主持和積極參與多項重大科研項目。
多年來,龔杜弟設計和配置了不少行業(yè)中領先的關鍵技術工序設備,并且?guī)ьI團隊在設備、模具、材料、工藝技術上實現(xiàn)了許多創(chuàng)新,不但節(jié)約了設備引進費用,還使得企業(yè)持續(xù)保持了全國領先的地位。
除了鉆研紡織技術之外,龔杜弟在閑暇之余還會鉆研其他的技術,汽車后備胎蓋板的生產技術就是其中之一。“什么技術我都喜歡,和紡織無關的技術我也要去研究研究,想知道是什么東西?!彼麍孕牛捎谏a技術五花八門,因此對這些都要感興趣,才能產生新想法、新工藝、新技術。
30多年腳踏實地的堅守,龔杜弟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知識青年成長為國內汽車內飾技術的帶頭人,先后被評為“上海紡織項目科技帶頭人”,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參與八項發(fā)明專利,所主持的項目中有十多項被評為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龔杜弟在展示他和團隊研發(fā)的寶馬轎車腳墊。攝影:聶崢
攻堅克難 開拓創(chuàng)新
國內第一條環(huán)保低碳SFS成型設備生產線、國內首創(chuàng)聚氨酯自動噴涂流水線、衣帽架“側向擠切”技術……龔杜弟帶領團隊在汽車內飾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成果可謂層出不窮。
但最令龔杜弟印象深刻的,是2009年初公司與寶馬合作生產F18腳墊的項目。一塊小小的腳墊,在很多人看來應該不是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但要使腳墊具備雙重防滑的功能,還能抗水、耐高溫,可不是一件易事。
當時寶馬的供應商都是跨國公司,企業(yè)有機會和寶馬合作,是企業(yè)形象和能力的展示,但同時也無形中帶來了壓力?!澳_墊反面是植絨,要把絨弄上去非常難,而且反面的絨是起到防滑作用的,用洗衣機洗過后不牢,難度真的很大。”龔杜弟說道。
頂著巨大的壓力,龔杜弟主動擔負起了項目開發(fā)的重任,在缺乏現(xiàn)有植絨設備的情況下,他查閱了大量相關技術資料,夜以繼日地進行了無數(shù)次嘗試?!叭思易龀鰜淼臇|西,只要努力,你應該也弄得出來。我相信這一點?!?/p>
功夫不負有心人,龔杜弟最終匠心獨運地將“篩網印刷”技術應用到腳墊的刮膠設備上,設計出了刮膠裝置和靜電植絨裝置,解決了化纖產品不能靜電的重大課題,達到了產品靜電植絨要求。
之后,為了進一步提高腳墊的防滑性能,又經歷了幾個不眠之夜的攻關,他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超聲波焊接技術,將尼龍搭扣與腳墊完美結合,一舉獲得成功,甚至贏得了德國寶馬公司的肯定與稱贊,并擴大了與寶馬的合作,合作廠商也拓展到了多家車企。目前這些汽車內飾技術已實現(xiàn)出口到南非等國家,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極大關注。
龔杜弟向客戶介紹工廠管理體系。(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供圖)
為師育人 傳道授業(yè)
除了鉆研技術,龔杜弟把培養(yǎng)年輕人才也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2009年,作為上海紡織第一家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龔杜弟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以此為平臺,通過勞模帶教、師徒結對等方式,龔杜弟親自培養(yǎng)了許多年輕人才。
此外,作為東華大學和工程技術大學等高校的校外導師,他也經常抽出自己繁忙的時間,用心給予實習研究生悉心的教導。
現(xiàn)任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材料主管的王少松就曾是龔杜弟的實習研究生之一。她告訴記者,跟龔杜弟總能學到很多東西,“他不會藏著掖著,你問他一點,他能輻射到一個面告訴你?!?/p>
今年是“工匠精神”第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及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時,龔杜弟說:“我總是挑剔一些,對產品質量挑剔、對工作要求挑剔。”而正是這種“挑剔”,凸顯出他的責任和擔當。他和團隊以一種“挑剔”的“工匠精神”,踐行著“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張津育
“醫(yī)生助手”的“跨界”攻堅之路
他是“醫(yī)生助手”,20年專注研發(fā)生產可溶性止血材料,解決外科手術可吸收性止血紗布依賴進口的難題;他也是“跨界工匠”,帶領團隊使“中國創(chuàng)造”走入全國三十個省市的醫(yī)院,進入美國、歐洲等國際市場。他就是來自北京市勞動模范創(chuàng)新工作室的張津育?!白屩袊t(yī)生為中國創(chuàng)造而驕傲”,這是張津育團隊一直堅持的信念。
從幾代人的自主研發(fā),到如今實現(xiàn)產業(yè)化投入市場,張津育團隊整整走了20年……
“北京市勞動模范”、北京泰科斯曼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津育 新華網 廖威 攝
“專注”造就“中國創(chuàng)造”
“研發(fā)這條路實在是太艱難了,在沒有任何可以借鑒和參考的條件下,要經得住失敗,要耐得住寂寞,要扛得住挫折。這么多年,我們就是這么一路走過來的。”張津育不禁感嘆。
據(jù)張津育介紹,可溶性止血材料是以天然纖維為基材經化學變性處理,成為遇水可溶解的止血材料,用于外傷及各類手術止血,手術后無需將產品取出,并可被人體吸收。
在北京市勞動模范張津育創(chuàng)新工作室工作間內,張津育在試驗區(qū)工作。新華網 廖威 攝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第一代專家教授級高工薛迪庚、第二代教授級高工張鎂接力完成了可溶性止血材料的實驗室研制,并進入到中試試驗和臨床應用。
九十年代中,北京紡織科學研究所決定要把幾代人研發(fā)的專利技術——“可溶性止血材料”實現(xiàn)產業(yè)化,使高科技的產品進入市場為民造福,取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老一代專家為技術后盾,張津育團隊肩負眾人的厚望,開始了專利技術向產業(yè)化轉變的漫漫歷程。
“從中試到產業(yè)化,不是簡單的放大,沒有可借鑒的現(xiàn)成經驗,從設備選型到工藝技術、參數(shù)等都需要不斷摸索、不斷改進?!睆埥蛴f。作為醫(yī)用材料實驗廠負責人,他帶領團隊刻苦鉆研、大膽提出產業(yè)化生產思路,針對沒有現(xiàn)成的符合要求的設備,在設備選型調研上多方論證、比較,對國外、國內設備廠家提出具體要求,對主機設備進行改造,經過艱苦的大生產的工藝摸索,解決了設備的精確運轉和工藝處方的合理性。
由于技術的特殊性,產品試制需要連續(xù)運行,“我和張鎂老師守在機器前觀察化學反應程度,一守就是一天一夜”,張津育說。
經過一年多的反復實驗,工藝趨于穩(wěn)定,設備使用也得心應手了,安全性、穩(wěn)定性、精確性逐步提升,產品各項指標達到了規(guī)定的要求,產成率也不斷提高。
“跨界”練就“內功”
在完成了從實驗室產品向產業(yè)化生產的轉變,有了好的可工業(yè)化生產的產品之后,進入市場的路卻并不順利?!翱缃纭笔菑埥蛴洺L岬降脑~?!爸挥锌缃绮拍芨鼘W⒅寡牧系难邪l(fā)?!睆埥蛴f。
在北京市勞動模范張津育創(chuàng)新工作室工作間內,工作人員在分揀止血材料。新華網 廖威 攝
可溶性止血材料作為產品進入醫(yī)院,歸屬于醫(yī)療器械。紡織行業(yè)和醫(yī)療器械行業(yè)相差甚遠,而且醫(yī)療器械企業(yè)有較高的進入門坎,醫(yī)療器械企業(yè)和產品要分別通過審核,要拿到生產許可證、產品注冊證。為此,要按照行業(yè)標準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還要有內容翔實的符合醫(yī)療產品要求的技術文檔,要通過專業(yè)的產品檢測和臨床試驗,還要有通過檢測的高標準的潔凈生產車間。
沒有任何醫(yī)療背景的張津育和他的團隊成員面對全新的挑戰(zhàn),沒有退縮,刻苦鉆研,虛心向專家請教,硬是外行練成內行,建立了較高水準的符合ISO 13485標準的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完成了醫(yī)療器械最高等級三類產品注冊,成功跨進了醫(yī)療器械領域。隨著發(fā)展,他們先后通過了ISO9001、13485、美國820體系認證,取得了FDAII類,以及歐盟III類產品認證。通過了國內醫(yī)療器械生產企業(yè)GMP認證,韓國FDA審核,以及第三方Intertek 、DNV、UL每年例行的質量體系審核和企業(yè)社會責任審核。
“20多年我們只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專注止血材料的技術完善與不斷創(chuàng)新,醫(yī)療產品關乎患者生命安全,要求產品必須安全可靠,在醫(yī)院的大型外科手術中能夠用上我們自主研制的醫(yī)用止血紗布,我們倍感欣慰?!睆埥蛴f。
“專業(yè)”離不開“傳承”
“沒有老一代的傳承,沒有組織的信任與支持,我們走不到今天。”多年研究醫(yī)用紡織品的過程,讓張津育悟出了一個道理,唯有專業(yè)才能生存,唯有傳承才能做強。“58年的專注,20年只做一件事?!边@句話時刻記在張津育心中。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件產品?!睆埥蛴f。他和市場團隊一起深入醫(yī)院和臨床,講解產品的功能和特性,觀摩外科手術,征求醫(yī)生對產品的意見和改進建議,研究不同科室對產品的不同要求、不同的使用方法。
張津育在工作間調試設備。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發(fā)展,流程更加嚴謹,設備使用更加得心應手,產品性能不斷優(yōu)化,可有效追溯產品每個階段。新華網 廖威 攝
張津育帶領技術團隊將產品差異化定位用于三甲醫(yī)院大外科手術室以及神經外科的泰綾品牌吸收性止血紗布和適合中小型手術及外科門診手術、耳鼻喉科、口腔科手術等系列止血材料,并廣泛應用于各類手術及外傷治療。其中微創(chuàng)手術專用止血材料,現(xiàn)在已成為氬氦刀微創(chuàng)手術的“標配”。
“下一步,我們想在人體修復補片這一領域結合我們產品有所作為,也將努力在中國開拓零售市場。做止血材料最好的企業(yè),20年來,我們仍在路上?!睆埥蛴f。
面向顧客,持續(xù)改進,實施品牌戰(zhàn)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